请搜索 全站搜索

《厦视新闻》报道:低值可回收物的“升值之路”

分类:公司资讯 新闻公告 930

本文转载自:《厦视新闻》——低值可回收物的“升值之路”

原文链接:《记者一线观察:低值可回收物的“升值之路”

可回收物是指生活垃圾中未经污染、适宜回收循环利用的废物,有高价值和低价值之分。像牛奶盒、玻璃瓶、外卖餐盒等低值可回收物,因为回收工序复杂,回收成本高,以往大都被当成其他垃圾处理,不仅增加了垃圾处理负担,还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早在2018年,厦门就开始探索建立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体系。今天的记者一线观察,记者带您从小区源头分类到工厂末端处理,走一趟低值可回收物的“升值之路”。

市民赵丽珠家住湖里区锦绣金山小区,这天上午,她正在厨房里忙碌着。记者凑近一看发现,她在清洗的不是蔬果碗筷,而是用过的奶茶杯和外卖餐盒。赵丽珠告诉记者,大约在三年前,她通过社区的宣传科普了解到低值可回收物,并逐渐养成了新的垃圾分类习惯。

湖里区金山街道金山社区居民 赵丽珠:以前我们不知道还有低值可回收这一类,可能会将塑料袋,快递的泡沫,放到其他垃圾,现在都会给它分类到可回收。

小区的垃圾分类督导员苏金花告诉记者,开始精细化分类之后,她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装可回收物的蓝色垃圾桶增多了,装其他垃圾的黄色垃圾桶变少了。

湖里区金山街道金山社区垃圾分类督导员 苏金花:没分类的情况下,一整天差不多两大袋(可回收物),分类好了以后,差不多四到六袋,周末差不多(一天)有八袋左右。

早在2020年7月,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就发布了《生活垃圾低附加值可回收物指导目录》。经过修订,目前,低值可回收物被分为废玻璃、陶瓷类、废塑料、废纸和废纺织衣物等五个品类。

记者走访全市的多个小区发现,大部分居民都能把家里的低值可回收物准确地分出来,投入指定的蓝色垃圾桶。根据测算,厦门一天产生的其他垃圾约有5000吨,低值可回收物原先能够占到其中的20%-30%,数量庞大。不少社区表示,低值可回收物被分出来后,能占到全部可回收物的一半左右。这样的精细化分类,带来的是源头垃圾减量。

思明区嘉莲街道松柏社区居民 许宝珠:以前只有两袋,厨余跟其他垃圾,现在每天是丢三袋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还有可回收垃圾。

思明区嘉莲街道松柏社区居委会副主任 苏雯:辖内英皇湖畔花苑小区,自从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其他垃圾从原本的(日均)300公斤,减少到目前的(日均)160公斤左右,今年我们松柏社区,辖内的所有小区都已经开始进行垃圾分类精细化工作的低值(可回收物)收运,每一天的收运量能维持在100桶左右。

市民养成精细化分类习惯,带来的是前端收运量的持续增加。那么,这些收上来的低值可回收物会去哪里?又如何实现资源化处理呢?拯救更多“放错地方的资源”,我们还能做些什么?继续来看记者一线观察。

【全国首个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落地海沧 可实现AI分拣】

搭上转运车,这些低值可回收物来到了位于海沧的厦门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这是全国首个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中心去年12月正式投用,今年4月实现达产,目前每天能处理低值可回收物50吨,实现日产日清。在这里,低值可回收物经过破袋、筛分处理等环节后,会进入智能化分选平台。

厦门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负责人 谢奕斌:(分选平台)有一些近红外光电的分选设备,还有一些是自主研发的AI分选装备,通过AI对它的形状,材质这些进行识别以后,能够精准地把它分出来,中心对物料的分选准确率在95%以上。

最终,这些低值可回收物会被分拣为普通纸、纸塑复合、利乐包装等15个细分品类,分别打包压缩。未来,它们将被作为布料、购物袋、环保再生纸、环卫垃圾桶等产品的生产原料。

厦门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负责人 谢奕斌:1.35个的餐盒就可以做一个无纺布袋,我们1吨的利乐包再生加工利用以后,应该说有75%的纸浆,20%的塑料可以造成塑料颗粒,纸浆就可以做成这些再生的笔记本,或者说卫生纸,以厦门为例,500多万人口的城市,一年回收的低值可回收物30万吨,一年可以减排差不多120多万吨的二氧化碳。

【低值可回收物回收体系闭环初步形成】

近年来,我市以政策制定为支撑,以考评为抓手,在各区建立健全低值可回收物分类、收集、运输一体化的系统工程,并配套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的末端处理设施,低值可回收物回收体系闭环已初步形成。数据显示,今年1-6月,厦门已回收再生资源39.47万吨,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已超过50%。

市环境卫生中心主任 黄伟林:分拣中心最大的处理能力是(每天)80-100吨,我们想说看到今年年底,我们的收运,能不能达到最大的处理能力,从其他垃圾桶里把低值可回收物拯救出来,实现减量化跟资源化。

【如何拯救更多“放错地方的资源”?】

但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也发现,厦门在健全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体系上,还有不小的空间,一些市民可能在前端没能把低值可回收物和厨余垃圾分干净,此外,低值可回收物转运成本高、末端处置能力有限等问题依然存在。

市环境卫生中心主任 黄伟林:可能收运的成本会比较高,如果老百姓(把低值可回收物)全部分出来,末端分拣厂的(处理能力)远远不足,所以整个体系还要进一步完善。

【记者观察】

如今,我市已进入聚焦减量化、资源化的垃圾分类“3.0版本”,如何妥善处置低值可回收物便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在低值可回收物的“升值之路”上,需要不断完善体系建设,强化宣传督导,让更多市民实现从“要我分”到“我要分”“我会分”的转变。同时,还要加强末端处置能力建设,引入更多市场力量参与,让“垃圾”变“资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新路。

上一篇: 下一篇: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