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光明日报》刊发文章《低值可回收物如何变废为宝》文中报道了厦门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现状 报道记者 张晓华
指导意见
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吹响了建立废旧物资回收网络体系的冲锋号。
初步探索
初见成效
根据运行数据测算,厦门市低值可回收物综合选出率由2020年的72.72%提高到2022年的74.31%,每年可将15万吨垃圾变为资源,经济价值超过1.35亿元,并可减少约43.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率有待提高
低值可回收物,是具有可回收性,但对其回收利用需要付出较高成本,单纯依靠市场力量难以进行有效回收的各类废弃物。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次性餐盒、一次性塑料杯、泡沫塑料、废塑料包装袋、废饮料纸基复合包装、废纸杯纸碗、废旧纺织品、废玻璃等。
目前,我国大部分低值可回收物被混入生活垃圾进行收集运输、焚烧或填埋。其中,焚烧发电建设运营成本平均约350元/吨,不仅带来环境污染,增加二氧化碳排放,还会给地方财政带来持续负担;填埋处理则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并衍生出地下水源、土壤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一小部分低值回收物通过企业或个人的回收行为,可以进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然而,由于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效益较差,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普遍较低,因此成为“小散乱污”的集中爆发点和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短板。
“地方政府不重视、企业回收积极性不高、老百姓分类意识淡漠,也是造成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率普遍较低的原因。”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循环经济研究室主任张德元表示,该所2023年发布的《中国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现状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各类低值可回收物产生量约为9577万吨,回收量约2547万吨,总回收率仅约26.6%,远低于主要再生资源75%以上的平均回收利用率。
2022年,我国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超过3.71亿吨,其中废钢、废纸、废铜、废铅占钢铁、纸、铜、铅产量的比例分别达到了22%、54%、35%和47%,再生资源已经成为重要的资源来源之一。“如果将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率提高到50%,每年就可以实现4790万吨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为社会新增再生塑料、再生纸等再生资源超过4500万吨,其中再生塑料节省的原油约6000万吨,相当于再造一个‘大庆油田’。”张德元说,这对于保障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意义重大。
值得注意的是,与混入生活垃圾进行填埋或焚烧发电处置相比,低值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的碳减排效果十分明显。比如,回收1吨废塑料可减少1.5~2.2吨碳排放,相当于700~750升无铅汽油或柴油燃烧的碳排放量。
随着大众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电商外卖等新兴产业的高度发展,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总量不断加大。相关研究显示,预计到2030年,我国城镇垃圾清运量将达到4.21~4.91亿吨/年。若40%的生活垃圾实现资源化利用,就可以减少清运处理等社会综合成本1184.84元/吨,同时还能大量减排二[~符号~]英、二氧化碳,有效提高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效益。
建立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成关键
低值可回收物来源于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覆盖品种多、物理形态多样、化学性能各异。如何构建一个上下游有效链接、垃圾分类、运输与资源化利用有效协同的回收利用运行体系,成为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的关键。
在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混入低值可回收物的生活垃圾经过破袋、消杀、筛分等流程后,进入智能分选平台,等待“身份识别”。
“智能化分拣主要采用光谱识别、AI等技术进行精准分类,分类识别率超过95%。”分拣中心总经理蔡俩志介绍,不同材质呈现不同的光谱,通过近红外照射,可以对低值可回收物实现初步材质分拣,再结合AI技术,可以准确识别品类材质。
“这些垃圾经过清洁、分拣,将成为生产原料,是许多企业眼中的香饽饽。”蔡俩志表示,分拣后的物料通过机器人进行质量控制、提高纯度等,被精细化分拣为普通纸、纸塑复合等15个品类,然后被送往下游再生处理企业,再次“化身”为布料、购物袋、塑料课桌椅等产品。
中端智能分拣和末端资源化利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好前端低值可回收物分类回收工作?
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吹响了建立废旧物资回收网络体系的冲锋号。
厦门市紧紧抓住体系建设的“牛鼻子”,经过多年努力,初步探索出一条“政府统筹部署支持—企业专业化运作—居民积极参与”的覆盖前、中、后端的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模式。根据运行数据测算,厦门市低值可回收物综合选出率由2020年的72.72%提高到2022年的74.31%,每年可将15万吨垃圾变为资源,经济价值超过1.35亿元,并可减少约43.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如今,众多低值可回收物的“高值化”应用形成了产业链“负压”,正吸引更多科技力量助力低值可回收物变废为宝。